找到相关内容383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和合僧团,正法久住——从《四分律》探究佛祖结戒本意

    正法久住”,最终体现是通过《四分律》的主体正宗分表现出来的。   由于戒律具有止恶生善两重意义,所以后世律宗又将佛陀所制的一切诸戒归纳为“止持”、“作持”二门。止持门是指对于身口等的过非,制止而不作,就是守持戒法,如比丘、比丘尼二众制止身口不作诸恶的“别解脱戒”,则为止持戒。作持门是指对于社会人群乃至一切有情有益之事,能积极去作,就是守持了戒法,如戒律中安居、说戒、忏悔等行持规则为作持戒。[9]...

    王振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54061767.html
  • 戒学概说

    身口七支之恶非者,此虽最为粗浅,然最为根本,倘不具此别解脱戒,则正定、圣道,无由得生,故以最胜义释波罗提木叉名,益见别解脱戒之重要。  梵语尸罗(sila),此云清凉,旁译为戒。大乘义章曰:「言尸罗者...没有净戒,不但不易得定,即使得定,也是邪定,邪定是障碍解脱涅盘的。故欲获正定,首须严持净戒。戒是防止身口七支陷于非法的,有如欲严密静室,须先掩门关窗补治讲漏一样,故戒又是生定的胜因。遗教经云:「因依此...

    续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42562902.html
  • 妄语及其果报的公案说明

    楞严经》说:“炫惑无识,疑误众生,死后当堕入无间地狱。”   《禅秘要经》云:“若有四众,于佛法中为利养故,贪求无厌,为好名闻而假伪作恶,实不坐禅,身口放逸,行放逸行,贪利养故,自言坐禅,如此比丘犯偷...生人中,聋盲喑哑,癃残百病,以为衣服。如是经苦不可具说。”   《禅秘要经》上说:四众弟子,在佛法之中为了求得利养,贪求无厌,或者为了名声,身口放逸,却自己说坐禅精进,这样不改悔的话,必将堕入恶道。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

    |妄语|果报|因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8/17270288278.html
  • 大小兼受戒、单受菩萨戒与无戒之戒--中日佛教戒律观的评较考察

    意业 ) 的观点去看, 声闻与缘觉二乘的戒学有分开身口二业与意业之嫌; 犯戒才会问心如何,因此容易迷于外表形式上的持戒,反成修道的障碍。小乘戒学仍跳不过世间善法,因此一旦违犯则又成为修道的障碍,必受三...业的理心主体,菩萨持戒之心违理,即是犯戒,不必等待身口二业的外表活动。小乘戒学则强调身口的制戒,并不特就心体去讲犯戒破戒的问题。很显然,道宣想用“护心之戒”等大乘戒学原理做为基础,设法综合大小二乘的...

    傅伟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3546036.html
  • 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效应(1)

    ,先从内心扎根,其中基本的要求便是落实 于“空”的理念。后来的人所说,声闻戒重于身口的行为, 菩萨戒尤重于心意的行为,因即在于此。例如《小品般若经 》卷八〈无...原则,3. 柔忍修善法为根本。 也可以说,这是 《法华经》的《三聚净戒》,只是著重于菩萨化世精神,故 未列入律法中的七众律仪戒。可是,菩萨行者若无身口二业 的...

    释圣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3446264.html
  • 宽忍法师著:佛教手册(5)

    ,四无可依人,五无施主供给医药。并不可安居。  自 恣  九旬结夏期内,人多迷己,不自见过,理宜仰凭清众,垂慈示诲,纵宣己罪,恣僧举过,内彰无私隐,外显有瑕疵,身口托于他人,故曰自恣。  经 行 ...以表三业归敬。据《智论》说,内式礼拜,大约身口二业,佛法以心为本, 以身口为末,故以三拜为礼数。   斋会礼拜   大众聚集斋会之次,合掌即是致敬,亦不劳全礼,礼便违敦。   互 跪   是天竺的...

    宽忍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5648158.html
  • “解脱道”与“菩萨道”

    什么是布施(“檀”是梵文的译音)?《大智度论》举了几种定义。第一个解释是,需要有一个布施的心,而且是善的念,这才叫布施。第二种解释是,只有善心还不够,还要具体表现在身口行为上,那才做布施。第三种解释是,...规定等遮戒,只要如法忏悔,不一定会受后世果报。  (8)声闻戒重在身口,而菩萨戒除身口外,更重视意业的清净,而十善道中含有“不贪、不嗔、正见”等三种意清净,以之作为菩萨尸罗波罗蜜的内容有其特殊的意义;...

    释厚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51656081.html
  • 十善业道是菩萨戒的共轨论

    心须制御身口意三业,因为造作身口意的三恶行,便堕奈落(地狱),三妙行即能生于天界。(注27)不过,由于五戒的身口二业,必须有意识的配合,方能成为从因到果的业道事实;所以若有五戒的身口二业,必有意识为其主导。...宣恶言,不伤人心,......,口所布言,可一切心,柔□慈和,闻者安隐。  (7)不绮语,离于饰辞,言无所犯,......虽身溺死,不演非义,身口相应,言行相副。不失神明,不违佛教。  (8)不嫉妒不...

    释圣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1460068.html
  • 中国戒律宏传概论

    谓法界尘沙二谛等法,以己要期,施造方便,善净心器,必不为恶,测思明慧,冥会前法。以此要期之心,与彼妙法相应,于彼法上有缘起之义,领纳在心,名为戒体。三言戒者,既受得此戒,秉之在心,必须广修方便,检察身口...业,当审观其意,不同彼宗,身口七业,皆是色中有损益故,余不具出。」  二陈体状,体谓业体,正是戒法所依本也。经论所谈,善恶业者名也。今述作无作者,业之体也。混名从体一他,离实谈名异也。多论(律部五论中...

    苇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35562871.html
  • 佛教法律哲学的精要

    「身」的行为,其次是「口」的行为,第三是「意」的行为,这三种叫做「身口意三业」。此中,身口两种行为是表现于外面的行为(外表行为),这叫做「表业」。「意」的行为是内面的行为(心中的行为),这叫做「无表业」。由于「意」的发动,然后表现为身上或言词的行动出来,所以行为的内容,必须俱有其身口意三种要素才能够成立一个具体的行动出来。无「意」的行动,并不是行为,无「身口」的行动,却不成法律的行为,只是道德上的...

    李世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43962915.html